臺灣100專案介紹
臺中一中時空旅人共備社群

時空旅人 - 探究式心智圖 X 空間走讀設計


「時空旅人」是為台中一中「人文社會專題─歷史」課程而設立的共備社群,旨在讓學生掌握歷史文化研究方法,同時瞭解文化公民權的重要性。陳一隆老師利用「黃金圈」及「世界咖啡館」作為學生研討史料證據的鷹架,曾荃鈺老師協助發展探究式心智圖,表現任務為「探究 1980~2000 臺灣青少年流行文化且進行今昔對照」。

兩位老師發現以時間為主的方法有所不足,因此邀請林賜勳老師加入,課程加入實地踏查,輔以踏查日誌及地景地圖方法,學期評量的表現任務為真人導覽地圖。三人期待透過這樣的課程架構,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人文社會研究方法,並促進學生對於文化公民權的認識與理解。此外,未來也將與其他課程建立連結,成為可提供不同課程發展的方法步驟。

專案具體內容:

課程以在地文化資產為軸心,讓學生可以轉換新的視角看待地圖,藉由觀察、發現新的視角跟新的觀察(時間、位置、物件關係等),透過自主提問、換位思考,瞭解背後抽象的關係,促進學生對於文化公民權的認識與理解。

課程設計從地方學角度出發,主題安排略古詳今,透過閱讀不同時代的臺中學資料及運用心智圖進行資料蒐集,進而運用考古學的方法進行一中在地空間尋訪、踏查日誌整理。透過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心智圖分析、地景地圖繪製的過程,培養學習者對臺中學相關議題,具備發現、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,進而珍視自我文化的價值,尊重並肯認多元文化。

「時空旅人」不僅是一門課程,更是一次時空之旅,將帶領台中一中的學生跨足歷史文化的探索征程。

一、探索臺中學:旅程的起點,了解臺中城市的歷史演變。
二、校園故事:探討台中一中的歷史與發展,追尋學校的足跡。
三、心智圖的魔法:學習用心智圖探究,做個轉譯世界的好奇者。
四、考古學的奧秘:探訪考古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。
五、校園踏查:以踏查日誌方式記錄一中校園的印象。
六、記錄的藝術:整理踏查日誌,捕捉細節。
七、地景地圖的世界:學習地景地圖的概念與應用。
八、城市漫遊:尋訪水源地、市場官邸、台中公園,用文字記錄城市印象。
九、手繪的回憶:回顧水源地,手繪全開地景地圖。
十、主題尋找:透過華藝論文資料庫查詢,確定研究主題。
十一、心智圖綜整:回教室整理,綜整心得。
十二、時空說書人的誕生:準備真人導覽地圖,成為時空的旅人。
十三、成果的展現:實景真人實境導覽地圖全校發表,分享時空旅人的故事。

「時空旅人」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探索,一次深入心靈的旅程,一次歷史空間與人關係的交會,成為時空的旅人,讓我們共同探訪屬於台中的歷史與文化。

【課程策略─解決當下真實問題】

包括分析臺中一中在地文化和歷史的現存問題,並進行地方考古踏查,促進學生對當地文化價值的認識和保護。

一、以專題學習為路徑:
主題安排由古至今,閱讀不同時代的臺中學資料,利用心智圖和地景地圖的方式,進行資料蒐集和整理。透過實地踏查,體驗歷史地景,並進行日誌整理。

二、創造跨域連結優勢:
跨學科合作,例如歷史、地理、藝術等,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視角,並與地方社群合作,邀請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分享和導覽。

三、建立可持續的支援系統:
建立數位資料庫,收集和分享所有學生的研究成果,並鼓勵學生持續關注臺中在地議題,參與公共事務和社區服務。

【課程流程分為四階段】

一、引入階段:簡介臺中歷史文化,提出當下真實問題,介紹專題學習和跨域連結的重要性。

二、研究階段:分組閱讀和分析不同時代的資料,並實地考古踏查,撰寫踏查日誌。

三、分析與創作階段:利用心智圖進行資料整理,繪製地景地圖,採用跨域討論,共同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。

四、呈現與反思階段:學生展示研究成果,討論文化價值和多元文化的尊重。同時反思如何建立可持續的支援系統,促進未來的在地學習。

【結語】

透過地方學的研究方法,連結真實世界問題,促進學生對臺中一中歷史文化的認識和尊重。透過專題學習、跨域連結和可持續支援,讓學生不僅學習知識,更能深入參與和貢獻社群,培養具有地方認同和全球視野的公民素養。



成果與效益:

教育關懷應回到真實生活處境中,而教育創新則是讓向真實世界學習,透過關心公共議題,學生可以學習到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分析,並且能夠培養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。研究方法不僅是課程設計的指引,更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;透過研究方法的學習,學生可以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和成果,掌握系統性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技能,以及培養出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,進而尊重並肯認多元文化。這些都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重要素養。

本課程設計從關心公共議題出發,結合研究方法進行實踐,讓學生具備發現、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。將公共議題納入教育課程中,可以激發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,培養公民意識和責任感,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。此外,教育應強調研究方法,幫助學生掌握資訊搜集、分析和評估的能力,並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教師可以將公共議題與課程內容相關聯,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分析問題,找出問題根源,並探索解決方案。教育創新應該加強研究方法的教學,讓學生意識到它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的作用。

理想的教育創新並應由各學科共同參與,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能力。課程不要只追求量,而是追求精,讓每一個探究實作皆能有完整的學習。不同的課程之間具有連結,重視研究方法的學習步驟,讓學生依次第完成表現任務。培養學生的統整能力和拓展視野,具有面對真實世界困境的解決能力。
課程帶出學習成果包含以下 6 點:

一、增強社會參與意識:透過對公共議題的分析和關注,學生能夠培養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,促進公民意識和責任感的形成。

二、提高問題解決技能:藉由研究方法的學習,學生不僅在學術上有系統性的思考方法,還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技能解決問題,包括資訊搜集、分析和評估的能力。

三、促進批判性和自主學習能力:學習研究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,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目的和成果。

四、擴展多元視野和跨學科能力:透過不同學科之間的連結和完整的探究實作,學生能夠培養統整能力和拓展視野,更具備面對真實世界困境的解決能力。

五、增加學習興趣和成就感:將真實世界問題納入教育,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並通過實際解決問題來提高成就感。

六、推廣多元文化尊重:透過對不同議題的探討,學生能更尊重並肯認多元文化,培育具有包容和同理心的全球公民。

總的來說,這些教育主張鼓勵學生將學校學習與真實世界連接,強調實用、批判和多元素養的培養,有助於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的全面發展。



影響力與擴散性:

本課程透過與真實世界接觸,實際操作,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學習,設計以問題解決、專題學習、跨域連結和可持續的支援,讓學生不僅能增進對地方文化和歷史的了解,更能培養批判性思考、問題解決、跨學科合作等實用能力。這些技能不僅對個人成長有益,也符合現代社會所需的全球公民素養。

三位授課老師積極推廣這樣的信念。陳一隆老師曾擔任臺中市課程督學、歷史學科中心及性平中心研究教師、臺中市學科輔導團輔導員,現為原住民族校訂課程諮詢委員、戶外教育諮詢委員等身分,常於講座及工作坊宣講本課程核心關懷;曾荃鈺老師知名心智圖、ChatGPT 融入教學及職涯規劃講師,廣受業界及教育界歡迎,至本課程開設至今,授課經驗分享已逾 15 場,影響教師超過千人;林賜勳老師為國教署生命教育講師,亦常擔任教師專業增能研習講師。本方法也深受高中社會科探究與實作之教師肯定。



相關連結:

img
Copyright© 2023 遠見·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. All rights reserved.